坐在星巴克的落地窗边,杜瑞强没有如常打开iPhone的WiFi开关,虽然每天下午来星巴克喝杯咖啡、顺便蹭蹭网早已成为他的习惯。但就像窗外广州阴霾的天气一样,此时他的心情正在为天涯论坛上一篇网帖而备感纠结。
这篇名为《有图有真相,你还敢用UC上网吗?》的帖子说,“在星巴克、麦当劳,黑客只要用一台笔记本、一套无线热点和一个叫做Wireshark的软件,最少只要15分钟,就能获取通过临时无线网络上网者的账号和密码。”
“虽然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听起来真有点恐怖。”杜瑞强担忧地说。
有着同样忧虑的不止杜瑞强一人,自从上述网贴发布后,网络上关于使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上网究竟是否安全的讨论激增,更多市民开始对公共场所WiFi上网的安全性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公共免费WiFi,上还是不上,一串串有关安全的追问随之而来。
如何防范钓鱼WiFi
天涯网帖的火爆传播,让钓鱼WiFi臭名远扬,也让不少对于技术不太精通的用户闻之生畏。有关专家指出,只要用户增强主动防范意识,并建立良好的WiFi使用习惯,就能够防止堕入钓鱼WiFi的陷阱。要想做到这一点,有些小技巧可以利用。
第一招 拒绝来源不明的WiFi
正如“妖妃娘娘”所披露的那样,设置钓鱼WiFi陷阱的黑客大多利用的是用户想要免费蹭网的占便宜心理。因此要想避免堕入类似陷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量不要使用来源不明的WiFi,尤其是免费又不需密码的WiFi。如果是在星巴克、麦当劳这样有商家提供免费WiFi网络的地方,用户也要多留一个心眼,主动向商家询问其提供的WiFi的具体名称,以免在选择WiFi热点接入时不小心连接到黑客搭建的名称类似的钓鱼WiFi。
第二招 及时更新升级浏览器
和传统有线网络相比,WiFi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的安全性挑战更多。用户在使用非加密的WiFi网络或者陌生的WiFi网络时,最好提前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中安装一些安全防范软件以作提防。
针对最容易泄露用户信息的浏览器软件,用户除了要在官方网站进行下载的和安装之外,还要养成定时更新升级的好习惯。例如此前提到的UC浏览器,其最新的版本就加入了连接到无密码的WiFi网络自动提醒用户是否要断开的功能,这种功能升级对于用户防范钓鱼WiFi无疑会起到比较实用的效果。
使用浏览器登录网站时,如果碰到需要用户输入账户名和密码并弹出“是否记住密码”选项框的情况,最好不要选择“记住密码”,因为“记住密码”功能会将用户的账号信息存储到浏览器的缓存文件夹中,无形中方便了黑客进行窃取。
第三招 手机软件设置莫偷懒
针对智能手机用户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在日常使用时最好关闭WiFi自动连接这项功能。因为如果这项功能打开的话,手机在进入有WiFi网络的区域就会自动扫描并连接上不设密码的WiFi网络,这无疑会大大增加用户误连钓鱼WiFi的几率,为了一时方便而留下安全隐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另外,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登录手机银行或者支付宝、财付通的金融服务类网站时,最好不要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进行,请优先考虑使用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专用应用程序,这些程序的安全性要比开放的手机浏览器高上不少。
安全进化史
WiFi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IEEE802.11a、802.11b、802.11g以及802.11n等标准的出现,现在IEEE802.11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作WiFi。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线通讯因在军事上应用的成功而受到重视,但缺乏广泛的通讯标准。于是,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在1997年为无线局域网制定了第一个标准——IEEE802.11。IEEE 802.11标准最初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的无线接入,其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在WiFi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传输速率不断提升之外,安全加密技术的不断增强也是其技术标准频繁更新的重要原因。而最早进入WiFi标准的加密技术名为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保密),但由于该技术的加密功能过于脆弱,很快就被2003年和2004年推出的WPA(WiFi Protected Access,WiFi网络安全存取)和WPA2技术所取代。
但即使是较新的WPA2加密技术,仍然在无线开放环境下存在安全性较弱、无法满足电信级高可靠性要求等问题,为此,我国依据“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制定了针对WiFi既有安全加密技术漏洞自主安全标准WAPI(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无线网络鉴别保密基础结构)。
2009年6月,工信部发布新政,宣布加装WAPI功能的手机可入网检测并获进网许可。当月,包括美国代表在内的参会成员一致同意,将WAPI作为无线局域网络接入安全机制独立标准形式推进为国际标准。
追问1 钓鱼WiFi窃取用户密码?
从技术角度来说,只要使用免费WiFi上网,手机或者电脑都有可能被钓鱼
在那篇引发公共WiFi安全性问题争议的网帖中,名为“妖妃娘娘”的楼主详细演示了如何用“Win7系统电脑、无线热点和Wireshark软件”窃取使用UC浏览器用户个人信息和密码的全过程。
“妖妃娘娘”称,按照该教程,即使是初级黑客也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掌握如何在公共场所设置免费WiFi来进行钓鱼,熟练后甚至仅需15分钟就能够轻松搞定使用UC浏览器上网用户的密码。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UC浏览器本身存在安全漏洞,其所谓的“云加速”服务在传输用户信息时使用了明文传输密码,让泄密成为了可能。
对于这份“钓鱼WiFi”的详细教程,很快就有热心网友进行了亲身验证,结果证明在iPhone上使用版本号为8.2.1.132的UC浏览器,果真可以通过Wireshark软件截取到登录Gmail账户时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信息。
看完网友实证帖后,杜瑞强想起自己平时肆无忌惮地在星巴克蹭网,不由得有些后怕。
然而,这还不是让公共WiFi安全性问题被彻底引爆的关键,在“妖妃娘娘”的网帖和随后网友实证帖被广泛传开后,有关“钓鱼WiFi”窃取他人信息和密码的强大能力被越传越神,“网银密码也能轻松搞定”等说法更是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强烈不安。
相关报道:
- 全球越来越多商家接受比特币:可购买汉堡啤酒2013-12-31
- 海内外商家淘金中国海淘族:规模或破700亿元2013-09-13
- 好药师网分家疑云:京东、九州通各打算盘2013-05-29
- 富士康工会直选疑云:先高调承诺后否认2013-05-06
- 五一促销商家提前预热 电子通讯家电打折2013-04-24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